民族医药与大健康

  • 基于UPLC-Q-Exactive-Orbitrap-MS的柳叶菜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

    叶建春;赵日杂;杨晴;蒲仁军;邱雪;张志锋;

    对柳叶菜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及生物活性评价.采用UPLC-Q-Exactive-Orbitrap-MS,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以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在酶和B16细胞水平探索其酪氨酸酶抑制活性.通过高分辨质谱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共鉴定出柳叶菜中37种成分,包含11种脂肪酸类、6种黄酮类、7种有机酸类及13种其他类成分. 0.04 mg/mL以上浓度柳叶菜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90%以上.同时,柳叶菜提取物可在不影响细胞增殖的条件下抑制B16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含量,从而发挥美白作用.本研究可为柳叶菜化学物质基础研究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3期 v.51;No.229 237-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青藏高原科学研究

  • 牦牛INSL3基因生物信息学及睾丸组织表达分析

    谢钰冕;杨勤慧;李旭鹏;陈卓;余俊;熊燕;何翃闳;殷实;付伟;李键;熊显荣;

    旨在探究牦牛INSL3基因的序列特征及组织表达模式,为解析其在雄性生殖中的功能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RT-PCR技术扩增牦牛INSL3基因CDS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NSL3在牦牛心、肝、脾、肺、肾、小肠、肌肉和睾丸中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INSL3蛋白的细胞定位和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牦牛INSL3基因CDS区全长399 bp,共编码132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牦牛与黄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狒狒最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牦牛INSL3蛋白存在信号肽序列及跨膜结构域,属于亲水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外,且该蛋白含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LGF)结构域,具有7个磷酸化位点;该蛋白预测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38.85%)和无规卷曲(52.27%)组成;RT-qPCR结果显示,INSL3在牦牛睾丸中表达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INSL3蛋白主要在睾丸间质细胞表达,在精原细胞以及支持细胞有少量表达.综上,研究成功扩增了牦牛INSL3基因,并获得其序列特征及组织表达模式,为进一步探究INSL3基因在雄性牦牛生殖功能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3期 v.51;No.229 245-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传统发酵牦牛酸乳源高效降解嘌呤核苷乳酸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宛祎豪;王翔宇;张诗琦;王樱洁;李静;陈炼红;

    以川西高原地区牦牛酸乳中分离鉴定的295株乳酸菌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筛选出具有高效降解嘌呤核苷能力的菌株.结果显示,发酵乳杆菌211、屎肠球菌244、乳酸乳球菌256、副干酪乳杆菌259、干酪乳杆菌264对嘌呤核苷(肌苷、鸟苷)的降解能力明显,分别为90.65%和93.81%,86.33%和90.95%,85.15%和89.25%,99.59%和99.78%,85.80%和89.79%;体外益生特性实验显示,菌株259和菌株264表现出较好的耐酸性、耐受人工胃肠液和耐胆盐能力,菌株259还表现出较高的自凝集能力、表面疏水性;在安全性评价中,菌株259对万古霉素、诺氟沙星和链霉素不敏感,溶血试验结果为不具有溶血活性的γ溶血;吲哚试验、氨基酸脱羧酶试验和明胶液化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证明其代谢过程不产生有害代谢产物.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259有较好的嘌呤核苷降解能力和胃肠道耐受性,为开发针对高尿酸血症的微生态治疗制剂提供参考,同时对乳酸菌资源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年03期 v.51;No.229 253-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生命科学与食品科学

  • 兔出血症病毒2型感染的肝组织外泌体提取方法比较

    张怀;李慧强;李妍;黄坚;

    为了高效地分离得到兔出血症病毒2型感染后的肝组织外泌体,比较使用EDTA-2 Na螯合法(EDTA-EX)、胶原酶酶解法(胶原酶-EX)和PEG-6000聚合物沉积法(PEG-EX)结合差速离心法提取和富集外泌体的效果,并通过细胞表面标记的蛋白免疫印迹、纳米颗粒粒径分析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提取得到的外泌体样品进行表征鉴定.同时,通过实时荧光PCR、免疫荧光试验(IFA)及细胞感染试验确认外泌体中携带的病毒粒子数量及感染性.结果显示,PEG-6000聚合物沉积法、EDTA-2 Na螯合法和胶原酶酶解法均能提取和富集得到形态结构完整,浓度和纯度较高的外泌体.3种方法提取外泌体的所需时间分别为(331.6±7.96)min、(485.2±4.21)min和(390±7.68)min,样本中的外泌体总蛋白浓度分别为(7.61±1.09)μg/μL、(1.48±0.52)μg/μL和(0.55±0.18)μg/μL.实时荧光PCR的检测结果显示,PEG-EX、EDTA-EX和胶原酶-EX中的RHDV2病毒载量分别为1×10~(7.15) copies/mL、1×10~(7.11) copies/mL和1×10~(6.6) copies/mL.为了确认得到的外泌体仍具有感染性,将经CD63磁珠纯化得到的外泌体(pCD63-EX)接种RK13细胞,IFA检测可观察到细胞中RHDV2-VP60蛋白的特异性绿色荧光.相比纯化的RHDV2病毒粒子,pCD63-EX感染细胞后的病毒增殖活力要更高.结论:3种方法均能从兔肝组织中分离出携带RHDV2病毒粒子的外泌体.PEG-6000聚合物沉淀法对肝组织外泌体的提取效率更高(操作时间更短、富集率和质量更高),携带的病毒粒子数量也较多,而携带病毒的外泌体保有对宿主细胞的感染性,这也为后续病原学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和物质基础.

    2025年03期 v.51;No.229 262-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临床健康犬中一株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许佳;陈维;武凯璐;岳华;汤承;陈曦;

    已知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与犬细小病毒(CPV-2)的遗传关系密切,然而FPV不能感染犬及其细胞系.2024年6月在对四川成都一只2月龄临床健康犬做健康带毒情况调查时,经PCR检测分析意外发现该犬为FPV阳性.因此,对该临床健康犬中的FPV进行分离鉴定以及分子特征分析.无菌采集该FPV阳性犬的粪便样本,利用犬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的分离纯化,并扩增其完整VP2和NS1序列.成功分离到该犬源FPV毒株并获得其完整VP2和NS1序列.根据其VP2蛋白关键位点氨基酸残基类型及遗传进化分析确定该分离毒株为FPV,其VP2序列与已知FPV完全一致,但在其NS1上有4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V115I、V132L、H247Q、H595Q).本研究首次从临床健康犬中分离鉴定到FPV,并对其主要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为FPV的跨物种传播提供了证据.

    2025年03期 v.51;No.229 272-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型口蹄疫病毒抗体化学发光免疫竞争分析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王婷芳;丹珍翁姆;卞世傲;周泷;扎西央宗;张志东;李彦敏;

    为提高A型FMDV抗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简化反应步骤,缩短反应时间,以兔抗A型FMDV抗体作为捕获抗体,A型FMDV 146S作为包被抗原,A型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作为竞争抗体,鲁米诺作为化学发光底物,结合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技术,建立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性、准确快速、操作简便的A型FMDV抗体cCLI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最佳兔抗A型FMDV抗体包被稀释度为1∶1 000,最佳抗原浓度为1μg/mL,最佳稀释液为2%BSA-PBST,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酶标单抗BC2B7-HRP最佳浓度为0.1μg/mL,待检血清和酶标单抗最佳作用时间为37℃下孵育30 min,其批内变异系数0.5%~17.4%之间,批间变异系数在0.4%~7.9%之间,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通过对175份临床血清的检测,该方法与液相阻断ELISA试剂盒相比,其相对敏感性为102.3%,特异性为100%.结果表明,建立的A型FMDV抗体cCLIA特异性和灵敏性高,且能在1.5 h完成检测,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A型口蹄疫病毒抗体的化学发光免疫竞争分析法(A型FMDV抗体cCLIA),为口蹄疫的有效防控提供了新的技术.

    2025年03期 v.51;No.229 281-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科学

  • 依赖关联的多目标缺陷分派优化模型

    崔梦天;罗婕妤;王锡;

    随着开源软件规模和复杂度的不断提升,软件设计和开发的难度显著增加,软件缺陷的数量也迅速增长.缺陷分派是软件开发中确保质量的关键任务,近年来深度学习领域提出了多种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分派方法.然而,这些方法仍存在诸多局限.传统分派方法主要挖掘缺陷报告的文本特征,忽视了缺陷间的依赖关系及其引发的阻塞问题,而缺陷阻塞不仅会降低修复效率,甚至可能导致修复进程停滞.为解决缺陷阻塞问题并降低跨项目的认知成本,提出了一个依赖关联的多目标缺陷分派优化模型.该模型构建缺陷依赖树并更新缺陷优先级,调整缺陷修复顺序.同时,模型引入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平衡认知成本与修复偏好两个目标,向开发人员推荐排序后的最佳缺陷集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Eclipse和Mozilla数据集上的部分阻塞缺陷修复时间方面取得了显著优化效果.

    2025年03期 v.51;No.229 288-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强化文本长程依赖和多特征融合的重复软件缺陷报告检测方法

    谢琪;刘彦辰;

    自动重复软件缺陷检测是缺陷处理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性能直接影响缺陷解决的整体效率.针对现阶段研究中预训练模型的长度限制问题和特征单一问题,提出一种强化文本长程依赖和多特征融合的重复软件缺陷报告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BiLSTM-Attention机制与Longformer预训练模型,增强对篇章级文本的长程语义信息捕捉能力,从而提取更准确的语义相似度特征.其次,针对结构化元数据类别信息,构建特征提取网络以抽取类别相似度特征.最终,将上述特征与词组重叠特征融合后训练分类模型,以实现高效的重复缺陷报告检测.通过在Bugzilla、JIRA和GitHub平台的Eclipse、NetBeans、OpenOffice、Hadoop和VSCode项目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基线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F1分数和Accuracy上分别平均提升了2.40%和2.12%,在跨平台场景下实现了更优的检测性能.

    2025年03期 v.51;No.229 298-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元学习的中文史料少样本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陈涛;殷锋;郭伟超;

    命名实体识别通过识别史料中的人名、地名、事件等实体,能够构建结构化知识库,促进历史信息的语义关联,助力历史事件的重构与分析.由于中文史料中标注语料稀缺,少样本问题较为突出.对此,在自适应裕度元学习三元组网络框架中集成数据增强技术,并使用针对中文的基于双向编码器表示的稳健优化的双向编码器表征预训练模型(robustly optimized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pretraining approach for Chinese, Chinese-RoBERTa)优化中文长文本语义表征能力,提出融合数据增强的自适应裕度三元组网络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实验表明,本方法在少样本场景下表现显著,在5-way 1-shot任务和5-way 5-shot任务中F1值分别达到86.68%和92.78%,验证了其在低资源中文史料场景下的有效性.提出的方法解决了中文史料命名实体识别标注数据稀缺的少样本问题,同时为更广泛的低资源历史文本信息抽取任务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3期 v.51;No.229 308-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深度学习在解码大脑语音信息中的应用

    杨淑淇;谭颖;

    医疗保健和神经科学界长期致力于从大脑活动中解码语言信息.脑机接口在支持获得性脑损伤患者通过大脑信号重新与周围环境建立交流方面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获取脑信号的方式无法长期地维持且提取到的脑信号中存在大量噪声,因此提高数据的信噪比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提取和汇聚大量原始数据特征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总结了一系列基于深度学习从人类大脑信号中解码语音的特征提取技术.首先对这些技术涉及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了介绍,接下来对这些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列举,最后对如何更好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解码大脑语音信息做出了展望.

    2025年03期 v.51;No.229 315-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协同注意力网络的人岗匹配方法研究

    任书仪;李英玲;蔡牧昕;

    人岗匹配是通过计算求职者简历与招聘信息的匹配度,进而判断求职者是否适合招聘职位.现有的在线招聘平台通过对求职者与职位进行精准匹配,以实现自动的人岗匹配推荐.但是,已有方法大多聚焦于非结构化文本信息,仅依据求职者简历文本信息与职位发布文本信息来计算相似度,忽略了结构化数值信息以及历史招聘的经验(即历史成功招聘信息)的重要性,导致推荐的精度不够准确.因此,提出基于协同注意力神经网络的人岗匹配模型(CoAttenFit),通过结构化编码将简历的数值信息进行映射,利用协同注意力生成语义特征、使用图神经网络提取历史招聘特征,最后通过特征融合计算简历与职位的匹配度.提出的方法与当前具有代表性的8个基线方法进行比较,在准确率、精确度、召回率和F1值结果平均值上,比基线分别高出10%~27%、6%~27%、12%~20%、9%~17%.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人岗匹配的准确率,从而降低资源和时间消耗.

    2025年03期 v.51;No.229 323-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工程技术

  • X型宽尾墩联合跌坎消力池消能工的水力特性研究

    杨思远;田中耀;金靖林;刁明军;杨克君;

    X型宽尾墩和跌坎消力池的联合消能工是一种优势体型组合,其消力池水力特性比起单种消能工更为复杂,研究该种联合消能工下的水力特性及其空间分布对于实际大坝工程设计和体型优选具有参考意义.模型试验对从小到大六种工况下,溢洪道反弧段末端及消力池内的临底流速、水面线和时均压强进行观测,在消能工中轴线和消力池边墙中间观测四列测点以探究其水力特性的空间分布特点.试验发现纵向上:水面线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升高,临底流速在溢流堰反弧段流速大,在消力池流速逐渐减小,大流量工况下溢流堰反弧段末端时压强较大.反弧段冲击压强大,流速大,应当做好防护补强措施.而在横向上:反弧段和消力池前端处溢流堰边孔和边墙水力特性参数较大,中轴线处较小.

    2025年03期 v.51;No.229 332-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管理科学

  • 基于知识图谱的新质生产力研究综述

    钟海燕;柏先烽;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时代化现代化的重要创新成果,也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论题.论文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术语与聚类分析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发现“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等已成为热点研究主题.文献分析显示当前研究广泛覆盖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实践路径、时代价值等三个核心维度,呈现多元化特性.但由于研究时段的有限性,研究视角的局限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单一性,学理深度、实证研究、丰富层次方面仍有待拓展.未来研究应从理论深化、实践探索、方法拓展等方面入手,加强综合性与系统化研究,共同将新质生产力研究引向深入.

    2025年03期 v.51;No.229 338-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0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数据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邓彦斐;黄茂乐;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成为企业研究的热点话题.但由于其投资数额高、周期长等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并未得出明确一致的结论.因此,为了解决大数据发展对于企业绩效影响不明确的问题,将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选取2012年至2022年32个省级层面的统计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大数据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内在联系.值得关注的是,研究结果发现大数据发展通过中介变量——绿色技术创新会抑制企业绩效的提升(S.E=-0.285).直接作用中,大数据发展对企业绩效具有提升作用(S.E=0.33),也能够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S.E=0.82),总效应系数为0.541,显著性很高.说明在中介效应的影响下,大数据能明显提升企业绩效.以上结果分别在零售业、房地产业和工业中得到了验证.通过中介变量的引入,进一步探究了大数据发展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为地区及企业大数据的发展策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2025年03期 v.51;No.229 347-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下载次数:7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