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科学研究

  • 我国荞麦测土推荐施氮指标体系的建立

    孙洪仁;金晓光;柳妍娣;齐金全;文峰;包雪莲;冯文军;张运龙;王显国;

    为了给荞麦测土施氮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作物测土推荐施肥系统研究新方法,开展了我国荞麦的土壤氮素丰缺指标和适宜施氮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荞麦缺氮处理相对产量与土壤碱解氮、土壤全氮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回归方程分别为:y=17.255 ln(x)-1.8202、y=16.57 ln(x)+76.17、y=18.117 ln(x)+26.022.我国荞麦土壤碱解氮的第1至第8级丰缺指标依次是≥366、205~366、115~205、65~115、36~65、21~36、12~21和<12 mg/kg,土壤全氮的第1至第8级丰缺指标依次是≥4.3、2.4~4.3、1.3~2.4、0.7~1.3、0.4~0.7、0.25~0.4、0.15~0.25和<0.15 g/kg,土壤有机质的第1至第8级丰缺指标依次是≥60、35~60、20~35、12~20、7~12、4~7、2.5~4和<2.5 g/kg.当荞麦目标产量设定为0.9~3.75 t/hm~2、氮肥利用率设定为30%~50%、土壤氮素丰缺级别设定为第1至第8级时,第1至第8级土壤适宜施氮量范围分别为0、6~44、13~88、19~131、25~175、32~219、38~263和44~306 kg/hm~2;氮肥利用率50%、45%、40%、35%和30%的适宜施氮量范围依次为0~184、0~204、0~230、0~263和0~306 kg/hm~2;目标产量0.9、1.5、2.25、3.0和3.75 t/hm~2的适宜施氮量范围分别为0~74、0~123、0~184、0~245和0~306 kg/hm~2.本研究建立了我国荞麦基于土壤氮素丰缺指标的测土推荐施氮系统,为我国荞麦测土施氮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5年04期 v.51;No.230 355-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原鼠兔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单凯歌;华茹婷;杨阳;张太红;冷焕琨;刘刚;刘雨桐;杨孔;杨建;

    探究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 Hodgson)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作为影响因子划分为5个水平:CK(0个/hm~2)、T1(725个/hm~2)、T2(1 506个/hm~2)、T3(2 203个/hm~2)、T4(2 995个/hm~2).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线性拟合分析研究高原鼠兔不同干扰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未达到T1水平(即每公顷有效洞口数少于725个)时,对于高寒草甸的影响是积极的,能明显提高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P<0.05).然而,一旦高原鼠兔种群密度超过T1阈值,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将遭受负面影响,表现为植物多样性、高度、盖度和生物量等关键指标显著降低(P<0.05).因此,当有效洞口数超过725个/hm~2时,需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进行科学管理.

    2025年04期 v.51;No.230 362-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原铁路沿线滑坡遥感图像特征分类识别

    杨珍;唐彬元;赵洪鹏;

    针对滑坡影像分割过程中因忽略对象异质性而导致的误差大、识别准确率低、效果差的问题,提出基于遥感图像分类匹配的高原铁路沿线滑坡特征识别方法.利用遥感图像分类匹配方法以坡体为基本单元,分析滑坡体要素,计算一致性,从而精准分割滑坡图像,基于分割区域,提取能够代表滑坡特征的基本指标,构造识别特征向量,作为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输入样本,进而实现滑坡特征识别.利用工程实例,对设计的方法进行性能验证,结果表明,选取3种不同样本类型,所提方法得到的平均交并比都达到了0.9以上,远高于其他两种方法.所提方法的整体识别准确率较高,识别效果较好,可以及时发现并评估滑坡风险,为铁路部门提供预警信息,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营,推动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2025年04期 v.51;No.230 371-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生命科学与食品科学

  • 抗牛A群轮状病毒VP7蛋白单链抗体原核表达及活性鉴定

    许博阳;陈曦;汤承;岳华;

    旨在制备靶向牛A群轮状病毒(Group A Bovine Rotavirus, BRVA)VP7蛋白的单链抗体(single-chain fragment variable, scFv).以项目组前期实验制备的BRVA VP7蛋白鼠源单克隆抗体C8杂交瘤细胞为模板,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其抗体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V区)基因序列,并使用(Gly_4Ser)~×3作为linker构建scFv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至pET28a(+)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结果显示,C8-scFv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6 kDa.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C8-scFv能够特异性识别BRVA,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研究成功制备了靶向BRVA VP7蛋白的scFv,为开发基于免疫学的BRVA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2025年04期 v.51;No.230 379-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羊源海氏肠球菌SMU2502基因组及抑菌物质基因分析

    冉龙军;沙马阿子;王丹妮;王淦林;杨发龙;陈德纯;

    旨在通过研究山羊源海氏肠球菌SMU2502的基因组序列,挖掘出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功能性基因.采用Illumina PE150测序平台,完成了海氏肠球菌SMU2502的基因组测序工作,并在GO、KEGG、COG、和NR数据库对基因组的基本功能进行注释.结果显示,海氏肠球菌SMU2502的基因组大小为3 058 643 bp,平均CG含量约为36.82%;编码基因数量约为2 931个,总编码基因长度约为2 559 384 bp;在COG数据库中,海氏肠球菌SMU2502基因组共有2 016个基因被注释,基因组内包含冷休克、碱休克、热休克、耐酸膜、氧化还原、DNA修复蛋白等相关基因;海氏肠球菌SMU2502在NR数据库中被注释的基因有2 832个,基因组中包含Ⅱ型羊毛硫肽、穿孔素、溶菌酶、NAD(P)/FAD依赖型氧化还原酶等抗菌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相关基因.结果表明,对山羊源海氏肠球菌SMU2502进行基因组测序和功能性基因的筛选,证实SMU2502具有逆境应答、抗菌物质和抗氧化相关基因,为其作为新型抗菌制剂备选菌株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4期 v.51;No.230 385-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化学与材料科学

  • 络合剂甘氨酸修饰微米级零价铁降解对硝基苯酚的研究

    李鑫;刘安丽;刘杨;张恒;袁月;杨胜韬;

    为解决零价铁(Zero valent iron, ZVI)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易钝化、表面氧化层阻碍质子传递,以及pH值变化导致铁沉淀生成等问题,通过球磨法将甘氨酸(Gly)修饰于ZVI表面,成功制备了ZVI@Gly复合材料.系统研究表明,该改性方法通过调控ZVI表面特性,显著提升了其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性能,并有效改善了材料的环境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当Gly添加量为10%时,复合材料表现出最优的降解性能:中性条件下对对硝基苯酚(PNP)的30 min去除率达96.21%,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_(obs))提升至0.279 min~(-1),较未改性ZVI提高11.62倍.更重要的是,Gly修饰有效拓宽了ZVI的工作pH值范围,在pH值为10的碱性条件下仍保持84.15%的PNP去除率.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电化学测试等表征手段证实:Gly不仅通过球磨过程有效附着于ZVI表面破坏其钝化层,还能持续抑制氧化壳再生,促进Fe~(2+)/Fe~(3+)循环;反应后材料表面Fe~(2+)比例显著提高,电荷转移阻抗降低,腐蚀电流增大.经过5次循环实验后,ZVI@Gly仍保持优异的污染物去除能力,证明Gly修饰可同时增强ZVI的反应活性和使用寿命.为ZVI的改性及其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04期 v.51;No.230 394-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女贞子总黄酮工艺

    尕让索安;杨越鹏;黄淑解;李新莹;

    为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女贞子总黄酮提取工艺中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研究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构建四因素三水平试验方案,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女贞子总黄酮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优条件为乙醇浓度65%、料液比1∶40 (g/mL)、超声时间45 min、提取次数3次.经模型验证,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的预测值为36.15 mg/g,与实测值36.12 mg/g吻合度较高,表明优化的模型可靠性良好,可用于女贞子中总黄酮提取过程的预测与分析.

    2025年04期 v.51;No.230 404-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废弃牡蛎壳-柚子皮新型除磷生物炭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姚乾;肖洋;刘丹;陈晓;向民杨;曾麟雅;冯秀勇;胥文悦;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影响,水体磷污染日益严重.以废弃柚子皮和牡蛎壳为原料,质量比1∶1球磨混合,于N_2氛围在管式炉800℃高温热解2 h,制得牡蛎壳-柚子皮生物炭复合材料,并模拟探究其对生活污水中磷酸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生物炭投放量为0.32 g/L、温度为25℃、吸附时间30 min、pH值在4~9宽范围吸附效果最佳,其最大吸附容量可达229.36 mg·g ~(-1),且最大吸附效率可达99.9%.动力学研究表明,材料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说明生物炭材料吸附过程主要为化学吸附和单分子层吸附.

    2025年04期 v.51;No.230 413-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民族医药与大健康

  •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药白及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

    何钰洁;孙滢;彭茜;苟恺军;古环;曾锐;王潇;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探讨白及20余年研究趋势,旨在探究该领域发展动态及前沿热点.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收录的白及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对发文趋势、被引频次、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及作者合作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共纳入中英文文献850篇,年发文量处于持续增长状态.高被引文献集中于五大主题:药理作用机制、新型剂型开发、糖尿病、伤口愈合及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白及领域的研究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2004—2010)聚焦传统功效研究与栽培技术;中期(2011—2019)开始关注有效成分提取及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近期(2020—2025)研究多糖生物活性机制、功能性医用材料及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创新;目前热点是多学科交叉研究,尤其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未来需加强作用机制的研究、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建立以及推动白及药材的现代化应用.

    2025年04期 v.51;No.230 421-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科学

  • 太赫兹信道特性分析与传输距离的建模研究

    龙腾;钟美娇;

    太赫兹通信技术作为6G通信的关键核心技术,一直是业界研究的重点.而太赫兹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与其在多元信道环境下的传输特性及有效传输距离息息相关.通过系统性分析太赫兹波在不同信道场景中的动态传输数据,可精准定位多因子耦合影响下的传输窗口.同时通过分析不同水汽含量的信道环境中的衰减比,测算太赫兹波的传输距离,验证大气中水汽浓度对太赫兹功率的衰减效应.旨在将来搭建更优化的太赫兹通信系统模型,为未来太赫兹通信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夯实实验与数据基础.

    2025年04期 v.51;No.230 431-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集约化管理的智能云网安全系统构建与研究

    张波;曾迪;蒋鸣;徐庆;仲亚男;丁晓嵩;陈彦如;

    针对当前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在效率和资源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集约化管理策略,旨在优化网络安全资源的配置与管理.研究分析了智能云网安全防护系统的架构,重点探讨了网络流量控制和安全能力组件的集成方法.结合下一代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Web应用防护系统的多维度安全策略部署,阐明了集约化管理在提升安全防护效果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集约化管理策略后,系统在长时间流量测试中未出现丢包,单个网元故障切换时业务中断时间仅为7秒,两台网元同时故障时流量能够自动绕过,业务中断时间缩短至15秒以内,显著提升了网络的稳定性与业务连续性,同时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2025年04期 v.51;No.230 437-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具有两个独立Markov过程的线性时滞正系统的L1-增益性能分析与设计

    苏松;贾杨;张俊;杨军;

    研究了具有两个独立Markov过程的Markov跳变线性时滞正系统(MJLPDSs)的随机稳定性、L_1-增益性能分析和保正L_1-增益控制器设计问题.首先,通过构造一个新的基于双转移概率的线性协正随机李雅普诺夫泛函,并建立一个与原系统对应的Markov化系统方程(该方程的状态变量由Markov化状态的数学期望组成,其系数矩阵依赖于时滞和转移概率),得到了系统随机稳定和L_1-随机内稳定的时滞依赖型充要条件.其次,提出一种L_1-控制设计的迭代优化算法,将求解L_1-增益控制器的双线性矩阵不等式(BMIs)难题转化为求解受LP(线性规划)约束的凸优化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个仿真例子,验证了提出的保正L_1-控制器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25年04期 v.51;No.230 446-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数学物理科学

  • 单值中智集的改进得分函数及其TOPSIS决策方法

    田中文;张贤勇;陈江;

    单值中智集作为模糊集的一种推广,深入描述现实世界中大量存在的不确定信息.但是,单值中智集的现有得分函数区分效果不佳,而传统模糊评价方法在解决多属性决策问题上也不够准确.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单值中智集的改进得分函数及相应TOPSIS决策方法,有效实施多属性决策.首先基于中智集,分析现有得分函数缺陷,提出改进得分函数;研究新得分函数的单调性、取值范围,并分析与得到四种得分函数的大小关系.接着基于单值中智集的改进得分函数,建立TOPSIS决策方法,设计相关实现算法.最后,采用投资选择的具体实例,进行多方法对比分析,表明基于改进得分函数的新决策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2025年04期 v.51;No.230 455-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管理科学

  • 科技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可视化分析研究

    肖丽;付强;殷锋;

    利用CNKI数据,借助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从1975年至2024年发表的所有文章进行分析.提出用于指示期刊文章跨学科研究程度的相关性系数Q,为跨学科研究文章进行纵向评估提供参考.经分析,就纵向而言,期刊跨学科程度逐年上升;通过对期刊文章进行机构共现分析,结果显示期刊文章主要来自期刊主办单位;对期刊文章的机构与术语进行中介中心性分析,结果显示期刊文章中起中介桥梁作用的机构和术语节点较少;对文章的突现检测结果分析,展示期刊文章的研究动态和前沿领域.

    2025年04期 v.51;No.230 464-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