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西北草地牦牛钩体病的调查研究

    程治德;刘内生;刘亚刚;王清江;邓孝廷;袁圣蓉;于桂珍;伍仪雍;邹真慧;徐文忠;刘世杰;朱新生;

    <正> 前言近30年米,有关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的研究,在医学或兽医学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本病现已成为遍布世界各地的重要人、畜共患病之一,它在畜牧业方面所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又由于它是一种疫源地性疾病,在自然界有其广泛的野生动物和家畜宿主,长期带菌排菌,污染外界环境,常造成人群钩体病的发生和流行。我国目前26个省市均有人的钩体病报导,又以南方、西南各省区流行较严重。

    1984年0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犊牛消化不良的研究

    朱启明;邱忠权;金锡蓁;潘群元;

    <正> 前言犊牛消化不良系幼畜消化不良(Dyspe-psia of young animals)中最常见的一种,在国内外均是新生犊牛的一种常见、多发、群发的内科疾病,发病率高,常给养牛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其危害性不仅严重的影响幼畜的生长和发育以及将来的役用能力和生产能力,而且极易招致死亡。如在苏联多年来传布着犊牛消化不良,其中阿尔明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布鲁扬斯基。《星火》集体农庄,个别年份犊牛患病达到98%,其中20~25%死亡,马里自治共和国玛沙诺娃集体农庄,1975年第一季度因消化不良病死的犊牛

    1984年02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几种豆科牧草根瘤菌的培养及菌剂生产探讨

    李少贵;吴玉珍;

    <正> 氮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空气中,占空气总体积的4/5,一般植物不能直接利用,但根瘤菌等微生物和藻类却能加以固定,即生物固氮。一年中在地球上由这类生物固定的氮约1亿吨,其中由根瘤菌固定的达3500—5500万吨。在自然情况下,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可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提供了大量优质氮肥,使作物的产量提高。豆科作物接种根瘤菌,可达增产目的。人工培养繁殖根瘤菌,制成菌剂接种于丸衣种子,为种子丸衣化解决氮肥问题,以利于牧草飞播,大面积改良草场,增加牧草产量,是国

    1984年02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不同父系犏牛生长发育规律初探

    肖志清;

    <正> 家畜的生长发育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犏牛生长发育的研究,既涉及遗传表现,也涉及如何保证其性状充分发育的条件。近年来,我省先后引进黑白花、西门塔尔、海福特、夏洛来、短角牛等普通牛培育品种(冻精)与高寒牧区牦牛进行种间杂交改良,目前各地已产出不同杂交组合的杂种一代犏牛。为了摸清不同杂交组合的改良效果,对不同父系犏牛的初生至17月龄时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测定。

    1984年02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牦牛毛绒的氨基酸分析

    王杰;

    <正> 牦牛(Bos grunniens)的被毛由绒毛、粗毛和两型毛组成。牦牛绒是毛纺工业的优质特种原料。牦牛毛绒和羊毛由角蛋白质组成,组成角蛋白质的是各种各样的α—氨基酸,氨基酸的组分与毛纤维的物理特性有密切联系。据金曼达夫等(1983)研究,内蒙古细毛羊羊毛的含硫氨基酸少,其强伸度较澳毛为低,品质较差。我们结合牦牛生态的研究,进行了牦牛毛绒的氨基酸组分分析。

    1984年02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1 ]
  • 牧草混播组合试验

    伍典汉;

    <正> 为了筛选适合川西北高寒牧区生态条件、并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牧草混播组合型式,于1976—1982年在若尔盖县海拔3510米的打更沟牧场和海拔3473米的向东牧场进行了牧草混播组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牧草种类1.一年生牧草有燕麦(Arena SatiVaL.)和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rar.oleitera DC.)收获籽实后茎杆作饲料〕

    1984年02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 化学方法测定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效价的探讨

    邱忠权;李文辉;

    <正>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效价的测定,一直采用 H·H.Cole 大鼠测定法和М·М·ЗАВАГОВС-Ки(?)的小白鼠测定法。由于上述试验动物的营养、活重、品种以及管理等条件的影响,不可能非常准确地显示激素的灭然活性。并且在测定每个血清样品时,又需要较多的试验动物。最近,苏联В.Т.ШАМАНОВ等提出化学测定法,这是一个简而易行的方法。它和生物学测定的活性指标相比,其差异不超过5%。若化学方法的结果,能近似于生物测定法,在生产中使用,将会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为此,将化学法和生物测定法进行了比较试验。

    1984年02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 畜禽生长素对鸡增重,产蛋的效果

    王万钦;周国忠;

    <正> 近二十年来,国外广泛使用饲料添加剂,以补充畜禽对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营养需要。近年来,国内以畜禽生长素命名的,多半属矿物质微量元素类的饲料添加剂,也较普遍地采用,市售品种繁多、成分不一。四川省畜牧局为制定“四川畜禽生长素暂行质量标准”,西南民族学院畜牧兽医系与四川省兽药管理检验所,在畜禽生长素饲喂肉猪效果显著的基础上,于1983年1—10月在彭县九尺畜牧场对生长鸡、产蛋鸡进行了饲养试验。

    1984年02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中甸牦牛生理常数测定

    段仲瑄;黄凤英;

    <正> 中甸牦牛的生理常数,资料甚少。1976年和1980—1981年期间,我们在中甸牦牛的主产区:大中甸、格咱、小中甸进行了8项生理常数的测定:现报告如下。一、测定地区自然概况中甸县位于滇西北高原横断山脉地区,属青藏高原南延部份,居东径99度50分至100度50分,北纬26度85分至28度40分之间。大中甸、格咱、小中甸地区为中甸的高寒山坝区,是甸牦牛的主产区,海拔3000—3400米,冬长夏短,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5.4℃,极端最中高

    1984年02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大箐山飞机播种牧草情况初报

    杨文儒;

    <正> 飞机播种牧草(以下简称飞播)是大面积改良天然草场,建设人工草场的重要手段之一。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许多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在生产中普遍使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播也开始在我国北方和南方应用。飞播对提高草场质量,加快草场建设步伐,大力发展草食牲畜,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具有直接意义。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83年我州首次在大(?)山飞播白三叶(Trifolium repen S.L.)前花草木栖(melilotus.offcinalis.L)多年生黑麦草(Loliam.Perenne.L)混合飞播总面积17527亩。实际飞行作业12915亩,飞行作业区有效面积10781亩。经三个多月的观察,现将飞播牧草生长情况初报于后:

    1984年02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牦牛饲牧业科学技术发展预测研究

    蔡立;

    我国拥有世界牦牛总头数的90%,有1200余万头。牦牛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优势畜种,具有耐高寒的生态适应性。但人们对它的研究不多,认识还很肤浅。为发挥牦牛利用高寒草场牧草资源的特有能力,提供价廉质优的乳、肉产品,国内外普遍采用种间杂交手段,利用其杂种优势,和扩大牦牛的饲牧区,加快繁殖。(?)10月份围绕种间杂交及其种间杂种雄性不育等,开展了多学科的研究,并获得进展。牦牛应用(?)牛冻精人工授精技术等研究方面,我国居领先地位;在引种饲养,充分发挥牦牛的优势和潜力,风土驯化等系统研究上,与苏联相比尚有差距。2000年我国牦牛生产,预计在乳、肉产量方面,分别提高7倍和4倍。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措施是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牦牛个体生产水平;加强地方良种牦牛的选育;扩大普通牛冻精杂种牛的比例;提高和控制牦牛的繁殖等。条件是加速培养当地少数民族科技人员,建立牦牛研究所和牦牛育种试验场,成立中国牦牛育种委员会,研究解决牦牛产品价格偏低,比价不合理等问题,以及把牦牛生产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1984年02期 44-5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烧荒与造林的生态效益及对畜牧业的影响

    邓康云;王晋峰;

    <正>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现状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是植物区系各个分类单位中不同的生态幅(Ecologicalamphlitude)和环境的异质性(Heterogentity)相互作用的产物。不同生态条件下植被的分布格局决定于群落对环境因子敏感性。火作为一种环境因子,从远古时代就对世界植被的不断更新,演替起过重要的作用。据考证,史前时期火已盛行(Arnold 1964),从地下发掘的生物碳表明,在中生代火破坏了植被(Harris 1958),即在人类出现以前,火已经作为一种自然因素影响植被。火烧使世界植被更新了多次才逐渐发展至现代的植物群落。火烧运用于农

    1984年02期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仔猪弓形体病继发沙门氏菌感染在某猪场的一次爆发

    徐文忠;于若飞;

    <正> 弓形体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原虫病。尤其猪较敏感。近年来,猪的弓形体病及其继发其它病原感染的报导,愈来愈多,但就猪弓形体病继发沙门氏菌感染的具体报导,至今尚未见到。笔者在成都某猪场发现一起仔猪弓形体病继发沙门氏菌感染,并作了些工作,现报导如下,以供参考。一、发病情况:该猪场一年前从某猪场购入的猪只中,检查有弓形体血清学阳性猪,当时作了处理。这次发病前不久,在场内发现有野猫。8月28日,某舍某圈的8头仔猪中有2头首先发病。9月12日,同舍另一圈又有2头发病,9月23日另一舍的一个圈4头仔猪发病。10月初,有三

    1984年02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1 ]
  • 双球菌、大肠杆菌及金色葡萄球菌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羔羊、犊牛脑膜脑炎的初步诊断报告

    黄莫干;马万洲;

    <正> 甘孜州色达县牧场的羔羊、犊牛常在冬季至初春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给畜牧业特来极大的危害,为了弄清病原,以便进一步预防和治疗,我们曾在色达草原牧场进进过一些细菌学诊断工作,现将初步诊断情况报告于下:一、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此病在色达牧区历年均有发生,老乡称为“志卡”,该病多在春季和夏季流行,有时呈地方流行性,有时呈个别偶发,发病者以瘦弱羔羊和犊牛为主,不分性别、品种,均可罹病,本病分急性和亚急性两型。

    1984年02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6 ]
  • 下载本期数据